泰国大米典押政策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
2011-09-28
中华粮网 作者:
浏览次数:
503次
[导读] 据了解,泰国英拉新政府前期制定的大米收购保护价政策,即大米典押政策,在9月13日的泰国内阁会议上已被通过。该政策将于2011年10月7日起实施,至2012年2月29日结束,以收购2011/2012年产季的稻谷,且典押的稻谷湿度不能超过15%。其中,茉莉香米稻谷的典押价格为每吨2万铢,府级香米稻谷的典押价格为每吨1.8万铢,巴吞米稻谷的典押价格为1.6万铢,100%粳米稻谷的典押价为每吨1.5万铢。初步预计,实施该政策需要运用4000亿铢的财政预算。
据了解,泰国英拉新政府前期制定的大米收购保护价政策,即大米典押政策,在9月13日的泰国内阁会议上已被通过。该政策将于2011年10月7日起实施,至2012年2月29日结束,以收购2011/2012年产季的稻谷,且典押的稻谷湿度不能超过15%。其中,茉莉香米稻谷的典押价格为每吨2万铢,府级香米稻谷的典押价格为每吨1.8万铢,巴吞米稻谷的典押价格为1.6万铢,100%粳米稻谷的典押价为每吨1.5万铢。初步预计,实施该政策需要运用4000亿铢的财政预算。
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大米价格一直以来也是国际大米的基准价。此次新政府的新政策,不仅引起了泰国国内广泛争论,同时也牵动着国际市场神经。据有关数据显示,由于全球需求增加,今年1至7月泰国大米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59%,而平均出口价格每吨565美元,略低于去年。目前,泰国普通白米出口价格约为600美元/吨。按照新政府承诺的白米稻谷1.5万泰铢/吨推算,其出口价格将达到800美元/吨。
对泰国国内的影响:有利的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经济凋敝的状况;二是可以提高新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风险却相对较大:一是人为左右市场的行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并不能确定,而且大米出口市场机制也将被破坏,不利于稻米生产和贸易的长远持续发展;二是新政策需要大量资金,且存在很多漏洞,政府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入,又通过拍卖减价出售,财政可能会蒙受较大损失;三是政府收购的稻米,储存时间会相对较长,变质风险加大;四是新政策推高稻米价格将使得泰国大米出口竞争力降低,可能把持几十年的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地位将拱手让给越南。据了解,目前泰国大米出口商的外销已经出现放缓迹象,还未接到新一季的大米出口订单。
对国际以及中国市场的影响:
从此次泰国大米新政来看,不仅会导致泰国米价上涨,还将会影响到全球市场走势,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的低米价(400-500美元/吨)时代已经结束。
在新政策实行之后,预计高度依赖进口泰国大米的亚洲部分国家(菲律宾等)、非洲和中东地区,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而国内产量充足并且有着比较完善的大米储备体系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会比较小。
而随着国际米价的上涨,小麦、玉米等作为替代食品的作用将会凸显,同时也将刺激其他稻米出口国加大水稻种植扶持力度。可以预见,在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球稻米生产仍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另外,从本年度来看,据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受恶劣天气影响,美国大米产量和出口量可能会出现一定幅度下降;但由于其他主要大米产区,如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等主产区气候状况良好(越南、泰国稻米生产形势仍需观察灾情发展情况),今年全球大米供应量可能略有增加,这也有利于国际米价保持稳定,泰国大米涨价未必会全部转嫁到国际市场。
对于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水稻主产国来说,据数据显示,近年来进口泰国大米仅占泰国总出口量的2%—3%,全年总的进口量占国内产量的比重更是微乎其微,进口目的主要是为了品种的余缺调剂,价格上也相对比较稳定。据了解,2010年中国进口约30万吨泰国大米,其中近一半为茉莉香米。而且进口到中国市场之后,其价格往往会根据当年的收成好坏,统一制定指导价,据浙江义乌市场一贸易商表示,他所经营的泰国米价格往往一年变动一次,在一年内如果没有大的变故,价格也就维持在同一水平上,今年市场价格就一直稳定在9.2元/公斤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0.5元/公斤。另外,随着国际大米市场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进口国家的选择上,也有所转变。据悉,日前中粮集团已与柬埔寨签署进口1000吨大米贸易合同,这也是中国首次从柬埔寨进口大米。
尽管泰国大米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较小,但从提高国内稻米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考虑,尤其是香港市场上大部分为进口泰国白米,政府扶持国内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已是迫在眉睫。在日前农业部所发布的“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称,在居民口粮消费中大米约占65%,特别是优质粳稻消费需求增长较快。据测算,近20年,粳米人均年消费量从35斤增加到60斤以上,发展粳稻生产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在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目标上,要力争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自给率达到100%,其中市场紧缺的粳稻面积达到1.5亿亩,总产量达到7800万吨以上。具体来看,水稻要在扩大双季稻、稳定南方籼稻生产的同时,支持东北“旱改水”、江淮适宜区“籼改粳”,扩大粳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