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进的雏鸡,从种鸡群考虑:遗传性疾病的检查;孵化过程:孵化场所有没有被污染;商品代鸡舍是否彻底消毒;养殖环境是否良好,周围的疫情和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三个方面考虑影响雏鸡死亡的原因,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提高雏鸡成活率。
1、严格消毒,预防感染
对育雏室鸡及各种用具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可防止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同时定期进行喷雾带鸡消毒,消毒剂最好使用季铵盐类和过硫酸氢钾,对鸡的刺激小,消毒效果好。
2、避免热应激
雏鸡到场卸车后, 一般采用先将雏鸡盒放在地面上,休息2-3分钟,目的是让雏鸡有短暂的休息活动,避免造成热应激。雏鸡如有短暂的热应激,即使对成活率无影响,也会影响鸡只的增重,而且这种体重上的影响在此后的生产性能表现上一直存在,难以弥补。当育雏能够跳出雏鸡盒后,说明雏鸡得到完全休息后,就可以放笼啦。
3、药物预防
鸡白痢和球虫病是造成雏鸡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雏鸡3周龄以前的饮水中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对预防前期感染有效;15日龄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防球虫药物。
4.“强饮”增加成活率
用凉白开水配上3%葡萄糖水和速补性多维(一般不使用电解质多维,脱水严重除外),用鸡头摁在水中数秒后拿起,然后放开,目的是让鸡尽快喝上水,进口祖代种鸡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
5、潮拌料增加采食:
把颗粒料拌上水,手握成团一松即散即可,然后撒在笼内。一般等雏鸡初饮2-3小时后撒料。开食良好的标志是:在入舍8h后有80%的雏鸡嗉囊内有水和料,入舍24h后有95%以上的雏鸡嗉囊丰满合适,否则以后很难生长的较理想。为了保证成活率更高一般采用触摸法,每个鸡都摸一遍嗉囊喂料后40分钟触摸检查,如发现没有饲料及时跳出放到温度高的地方,进行“强饮”和饲喂。第一遍全部摸一遍,8、12、24小时各个时间段抽检。
6、调剂密度,防止挤压
室内大批量育雏,应随着鸡逐渐长大而调剂鸡群密度,防止鸡群堆叠挤压,一般笼养第一周不得超过60只/平米,以后每周减半至8-10只/平米。
7、涂脐部:
如发现大肚子鸡多或卵黄性腹膜炎多时可以采取在强饮得同时使用棉签涂脐部一般使用碘制剂较多。经过临床印证效果较为明显。
8.精心管理,平衡营养
育雏期供给全价平衡饲料,最好使用颗粒饲料,为了增加采食量,可以采用多次饲喂的方式,每天8-10次最好。
9、饲喂方式尽快过渡:
雏鸡来后一般在笼内放置饮水器和料桶,5-7天同时使用乳头式饮水器和料槽,目的使鸡群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过渡,同时减少生产劳动。
10、严加看管,防止敌害
严禁狗猫等偷吃雏鸡;堵塞鼠洞,防止老鼠危害;降低环境噪声,防止造成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