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遗产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无疑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黑色的记忆之一——银行倒闭,企业关门,农业同样遭到重创。农场主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用小麦和玉米代用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条河一时之间变成“银河”。但这也为美国农业政策最为重要的两项制度铸就了契机。
在这场危机之中,除了黑人劳工之外,没有人比农场主在大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更大。农场主在1932年实现的净收入比1929年少了1/3;农产品的价格跌落了50%。农业区的暴力事件骤起。在大危机中上台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农场主是必须加以扶持的人。”他随即签署了《1933年农业调整法》。五年之后,美国又出台了《1938年农业调整法》。
两部《农业调整法》确立了一种“低吸高抛”的粮食收购与储备制度。政府支持农产品信贷公司向农场主发放农作物抵押贷款,同时要求农场主服从政府下达的农作物生产计划,并把农场主每年按计划生产的粮食的多余部分以仓储的形式储存下来。当粮食丰收、市场价格下跌时,农场主可以选择归还政府已经抵押的粮食,以免亏本;而如果市场价格超过贷款时的价格,农民就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粮食获利,归还政府贷款和利息。这实质上是政府变相收购多余粮食,以维持粮食价格,避免“谷贱伤农”。
有学者指出,这一制度类似于我国西汉时期的“常平仓”制度,而该法案的主要起草者、时任农业部长的华莱士也承认,他受到了“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原理”的影响。
农业补贴制度也由此肇始。此后,由《农业调整法》中对播种面积方面的补贴,美国又发展出保护土壤补贴、休耕补贴、自然灾害补贴等数量繁多的补贴。田纳西大学农业政策分析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对商品化农产品的补贴,1998年以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上。2002年颁布的美国新农业法案规定,从2007年到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将达2900亿美元。
大量的农业补贴,直接推低了美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在大大促进了美国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品过剩等问题。随后,美国又进一步出台政策以扩大内需,同时大力扩大农产品的外销,开拓海外市场。2010年,美国农产品出口总值高达1060.8亿美元。低价倾销的美国粮食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体系,也使得美国获得了操纵世界粮价甚至政治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