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龙眼是我国热作产业的骨干品种,无论种植规模、生产技术,还是市场影响力,我国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2018年,我国荔枝种植面积约800万亩、产量260万吨,龙眼面积约470万亩、产量203万吨,均占世界六成以上,是不折不扣的第一大主产国。
在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2019年全国龙眼荔枝产业大会”上,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作物中心主任李尚兰表示,“以荔枝、龙眼为代表的热带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荔枝龙眼产业稳定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国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优先支持荔枝等主要作物发展,建设名特优新热作产业带。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被纳入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林草局联合印发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
作为传统热带作物,我国荔枝、龙眼通常在每年6月份至8月份集中上市,容易引起市场波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建立了“环境—品种—措施”三对口丰产高效技术体系,建设了海南特早熟、粤桂西南部早熟、粤桂中部中熟、粤东闽南晚熟及重庆、四川泸州特晚熟优势区,荔枝上市时间延长至4月份至8月份,龙眼上市期延长至3月份至9月份,有的品种通过产期调节甚至可实现周年供应,显着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
当前,我国荔枝产业链不断拓宽延长,加工业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年产40万吨以上的加工能力,研发出了上百个加工产品;靠近都市圈的荔枝龙眼果园开始从单纯的种植园向荔枝生态、采摘、休闲公园转型。同时,我国荔枝物流处理和冷链贮运能力显着提升,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但是也应看到,当前我国荔枝龙眼产业整体上依然存在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品牌杂而不亮等问题。
“因此,要紧紧抓住当前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推动荔枝龙眼产业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李尚兰表示,应着力优化品种结构,发展特早熟和特晚熟优质品种,延长果品上市期,并不断开发新品种,实现“围绕市场种得好”。同时,打造区域优势品牌,构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各有侧重又相得益彰的品牌体系,实现“打造品牌叫得响”。同时,还要加快建设现代优质产业园,大力发展荔枝、龙眼精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果品附加值,实现“产业富民有赚头”。深入挖掘荔枝龙眼文化内涵,加强对龙眼、荔枝树植株和特优珍稀种质资源保护,拓宽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传承有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