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赵法箴:南美白对虾养殖弄潮儿
2013-06-02
中国水产信息网 作者:
Superman 浏览次数:
2029次
[导读]从最初解决对虾能否养殖,到人工育苗取得突破,再到掀起国内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几十个春秋寒暑,他一直在养殖池子边上边实验边生产。赵法箴,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于山东省莱州,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水产系。中国…
祸兮福之所依。当年适逢山东大学水产系扩招,招生老师来到赵法箴所在的学校。虽然招收的不是他所学的水产加工,而是水产养殖,但赵法箴没有放过这个机会,通过考试,他成了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学生,并因此来到了青岛。
从山大水产系毕业时,赵法箴的去向是青海或新疆,“因为当时西北地区没有学这个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去了,有的现在还在那里。”赵法箴的行李打包完毕,就等着出发了,结果分配去向改了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从此,赵法箴的人生最终与水产养殖捆绑在了一起。
着手培育人工对虾苗
进入黄海所后,赵法箴去了动物养殖室,一开始,他的研究目标就放在了中国对虾上。
“中国对虾营养价值高,口味好,是世界上最有经济价值的对虾种类之一。”赵法箴说,当时,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对虾能不能养?
在河北省当时水产部的实验场,赵法箴和同事从最基础的研究做起,一年的时间,他们人工培育出了虾苗,虽然产量不高,但这证明了中国对虾可以人工养殖。通过科学研究,他们基本弄清了对虾从产卵孵化到虾苗发育中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他与同事合作完成了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以后的我国对虾全人工育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后,他们又连续攻克了虾苗养殖、越冬等难题,但有一个问题一直横亘在赵法箴和同事们面前:人工育苗成活率太低,大面积养殖无法推开。
1967年,对赵法箴来说是印象深刻的一年。已是对虾养殖组组长的他和同事来到日照养殖基地,琢磨着怎么破解人工育苗的难题。
当时,海水养殖没有人工饲料,虾苗的喂养全靠捕捞海里的浮游生物。通过长期仔细观察,研究组发现,浮游生物中蟹子幼体的存在,是影响虾苗存活的关键因素。“同样是幼体,蟹子身体比虾要强壮,在一个池子中,蟹子会吃掉幼虾 。”赵法箴和同事加大捕捞网的网眼密度,清除蟹子幼体,虾苗成活率果然大幅度提升。
解决了人工养殖的最大难题,中国对虾养殖得以迅速推广。赵法箴说,他们因此成了当时山东省“抓革命、促生产”的典型。为推广对虾养殖,研究组8个人东奔西跑,忙得不可开交。
两年攻克工厂化养殖关
“文革”中,赵法箴既有安心搞科研被当成正面典型的甜蜜,也有被学生差点打成反革命的辛酸。但唯一不变的是,他从没有离开过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