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与防治甲鱼五病
2013-07-15
中国水产信息网 作者:
Superman 浏览次数:
1434次
[导读]不少养殖户对甲鱼常发的白斑病、白点病、烂嘴病、水霉病、腐皮病辨别不清,防治方法不当,从而影响了防治效果,造成经济损失。下面主要介绍温室甲鱼常见病的区分与防治。病原白斑病:病原是一种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因此该病又称毛霉病。白点病:病原主…
不少养殖户对甲鱼常发的白斑病、白点病、烂嘴病、水霉病、腐皮病辨别不清,防治方法不当,从而影响了防治效果,造成经济损失。下面主要介绍温室甲鱼常见病的区分与防治。
病原
白斑病:病原是一种毛霉菌,属真菌类毛霉菌科,因此该病又称毛霉病。
白点病: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另外普通变形杆菌、粪产碱杆菌等也能引发白点病。
烂嘴病:病原为奇异变性杆菌。
腐皮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粪产碱杆菌等。
水霉病:病原主要为水霉科中的水霉、绵霉、丝囊霉和霜霉科中的腐霉等。
发病
白斑病:在水温25℃左右时最易发生,驯养开食或长途运输后的稚甲鱼、幼甲鱼发病率最高,室内气温较低、控温差的温室甲鱼池也极易发生,池水清瘦也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白点病:一般在养殖密度较大、水质不良,特别是“水变”后容易流行。
烂嘴病:主要危害患有白点病等刚恢复的病甲鱼,此病在低温时传染较快,死亡量较大。
腐皮病:一般在甲鱼之间相互撕咬或机械损伤后发生,此病常与白斑病、白点病和红底板病并发。
水霉病:在水质较清的甲鱼池中容易发生,运输及其他人为操作也是造成甲鱼机械性损伤、诱发水霉病的重要原因。
症状
白斑病发病初期,甲鱼的背甲、裙边和四肢出现白色斑点,此后,斑点逐渐扩大,形成片片白斑,蔓延到嘴、颈和尾部,病灶部位表皮坏死。
白点病病症是甲鱼背甲、腹甲或四肢、裙边部位出现芝麻大小的白点,随后逐渐增大到黄豆大,皮肤内有珠状外突,挑破后可见白色脓液。
烂嘴病特征性症状是甲鱼嘴部溃烂,有的下颌或口腔长疮,鼻孔发炎,往往有脓状黏附物使其堵塞。
发生腐皮病的甲鱼四肢、尾部、头颈部、背腹甲、裙边等部位均可发生溃疡。发病初期,溃疡面积较小,皮肤发炎处组织呈现黄色或白色,之后组织坏死,并有血水渗出,溃疡面积向周围扩大,并连成片,表皮脱落,严重时露出整个肌肉,四肢腐烂,爪脱落。
发生水霉病的甲鱼体表包括背甲、颈部和四肢等部位长有灰白色毛状菌丝体,大多数情况下,毛状菌丝体因沾上水中的污物而呈褐色。
防治
白斑病预防:保持池水温度在31℃~32℃,如果原来水温偏低,应分次提高水温,每次升温不宜超过2℃。除了常规消毒措施外,应注意适当增加水的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