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套肠病传染快死亡率高
2013-08-26
中国水产信息网 作者:
Superman 浏览次数:
1484次
[导读]斑点叉尾套肠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1天~2天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几乎达100%。流行患病鱼的主要特征即“肠套叠”,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
斑点叉尾套肠病来势凶猛,具有发病突然,传染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在出现症状后的1天~2天即发生大规模死亡,死亡率一般在90%以上,有的几乎达100%。
流行
患病鱼的主要特征即“肠套叠”,而且这种肠套叠的出现率很高,可达60%~95%,其次是严重的个体体表有圆型褪色斑,尾部鳍条出血发红,或是有肉眼可见的霉菌丝。病鱼一旦出现肠套叠后即不吃食,并很快死亡。该病有很大的传染性,在自然情况下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鱼苗、鱼种和成鱼均可感染,其他鲴科鱼类也可感染,但在相同养殖条件下的有鳞鱼未见感染(如鲤鱼、鲫、草鱼、鲢、鳙、鲈和武昌鱼)。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夏,3月~9月是其发病的时期,但以3月~5月高发,一般是每年的3月下旬或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水温多在16℃以上,并随水温的升高而缩短。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发病率在90%以上,病程在2天~5天,死亡率90%以上,首次发生的疫区往往为
100%。
病因
该病的病原初步认为是斑点叉尾源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这种菌在各种水体中均可以存活,尤其是在大型水库的底层水中多见。一旦鱼在运输途中有机械损伤,鱼极易感染病。同时此病还和鱼的抗病力相关,有肝胆综合征的鱼更易感染。此病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极易感染:
每年的3月~5月。此时正是鱼苗贩运的旺季,由于此时温度尚低,鱼苗体质差,在运输途中密度过大,斑点叉尾 鱼的胸鳍极易引起鱼体皮肤损伤感染。这也就是苗种在购买后一经运输就发生套肠的原因。
有肝胆综合征和肠炎的斑点叉尾更易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患有肝胆综合征和肠炎的斑点叉尾 因肠道消化不足,肠道痉挛而致使肠道阻塞,发生肠套叠。
在肠道内有绦虫也容易使肠道发生梗阻,并容易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使斑点叉尾 易得套肠病。
防治
做好池塘水源、渔具的消毒预防工作。鱼苗下塘前做好水体消毒,当有外来水源进入,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苗种在运输、下塘时都应做好运输苗种装运容器的消毒工作。
做好应激处理,尽量减少鱼体的应激反应。可以运输时在水体中加五倍子末,用量1立方水20克,维生素C1立方水200克。治疗时也相应地加上以上药品,用量可按说明书用量加大3倍~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