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亚的无人海岛,成群的金丝燕生活在那里,每年春天是金丝燕开始做窝繁殖后代的季节,清晨即起外出觅食,日落归来彻夜劳作,这样辛苦将近一个月,一个精致的燕窝就做好了。然而,在每个繁殖季节,一对金丝燕往往要一口气连做三个燕窝才能把小燕抚养长大,原因仅仅因为燕窝被人类视为珍贵的“白色黄金”而被一再采去。
金丝燕崖洞做巢声呐找窝
燕窝是燕子做的巢,但这种燕子并不是我们常见在屋檐下筑巢的燕子。屋檐下的叫家燕,属燕科,它们的巢用禾草或者泥巴和唾液混合筑成,无法食用;被称作“白色黄金”的燕窝是由另一种燕子筑成,它们属雨燕科,称为金丝燕。
东南亚的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以及我国海南岛东南沿岸、云南边境,这些风光旖旎的地方是金丝燕的老家。为了防止鸟蛋和幼鸟被其它动物吃掉,金丝燕将巢穴建在海边的山洞里。这些群居的小鸟身形轻捷,细细的嘴向下弯曲,翅膀尖长,脚短而细弱,但可以牢牢地抓住岩石陡峭的垂直面。
金丝燕的羽毛能够在阳光下闪出金丝光泽,因而得名。金丝燕的咽部有非常发达的舌下腺,能分泌出很多有粘胶性的唾液,这是做窝的主要材料。它们把唾液从嘴里一丝一丝吐出,积少成多,在山洞潮湿的空气中,这些唾液自然凝结干固起来,经过20到30天,洁白晶莹、直径6到7厘米、深3到4厘米、形状如碗碟一般的小窝就做成了,这就是燕窝。
金丝燕居住的崖洞黑暗幽静,一些大型崖洞最多时有200万只以上的金丝燕生活在一起,它们怎样才能准确地找到自己的燕窝呢?
科学家发现,原来金丝燕可以像蝙蝠那样用回声定位法在黑暗的洞穴中找路。其声呐由频率1500到5500赫的咔嗒声组成,每秒约6次,这样的“雷达系统”能让金丝燕在全黑的洞穴中任意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