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最近“中招”的是联合利华旗下的“家乐”浓汤宝(一种可做汤底的浓缩汤块)。据8月9日贵阳当地媒体报道,贵阳市工商局要求当地各大超市对“家乐”浓汤宝相关产品予以下架,原因是浓汤宝在“新”包装上配料表中标注“可能含有小麦、大豆、鸡蛋、奶制品、鱼”字样,不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随之,北京等地的“浓汤宝”也纷纷主动下架。
直到8月19日,联合利华才发表声明。除标榜自己“领先国际”外,其实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为啥鸡肉、牛肉口味的浓汤宝里面可能有鱼,二是为啥新版包装上会标注“可能含有”的物质。
对第一个问题,联合利华的回答是,由于一条生产线会同时生产不止一种口味的浓汤宝,配料间不可避免会有微量交叉带入,从而有可能引入致敏物质,有些消费者对鱼、虾等致敏物质过敏,为保险起见给出提示。对第二个问题,联合利华表示,这是为了响应今年4月发布、将于明年4月20日正式实施的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
该《通则》指出,对于食物过敏原,如果用作配料,宜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如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致敏物质,宜在配料表临近位置加以提示。在正式实施日期之前,政府鼓励并允许食品生产企业执行新标准。
其实这些规定也不新鲜,只是很多消费者没有习惯,或没有注意到身边的一些食品其实早有类似标注。很多年前,我注意到某知名品牌巧克力的包装上,标注有“本品可能含有微量花生”,但吃了很多次从来没有吃到花生,便觉得奇怪,难道这和中彩票似的?什么叫“可能含有花生”啊?
后来,我在另一个名牌巧克力的包装上看到这样的标注:“生产该产品的设备还加工含有花生、坚果的产品”,乍一看也莫名其妙:你的流水线还生产什么产品,和消费者有啥关系?
前后一联系,才恍然大悟:这帮食品业大佬原来在和消费者“搞脑子”,话不好好说,只说一半。完整标注应是:“生产本产品的设备还加工含有花生的产品,因此本品可能含有微量花生。”这不就明白了?之所以这么标注,是因有些人对花生过敏,如果不写清楚而被误食,出了状况制造商要赔死。
这样看来,“家乐”浓汤宝下架,厂家还是有点冤枉,有关部门有点草木皆兵了。当然,联合利华本身毛病也不少:一是缺乏沟通、反应迟钝,售后服务人员不了解生产情况,声明出台长达10天之久。二是高高在上不知所云,明明是以声明做解释,左一个“国际高标准”,右一个“国际惯例”,完全没有和中国消费者好好沟通的态度,还称自己“在过渡期内执行该标准的行为旨在积极响应食品标签新法规”,体现了“领先国际”的态度。这倒奇怪了,按照规定做事而已,怎就“领先国际”了呢?
另外要多说一句的是,虽然浓汤宝没啥问题,但如果有条件,还是自己动手煲汤的好。联合利华中国食品部副总裁刘盛雪(对,就是管浓汤宝的大领导)在个人专访(《东方早报·身体周刊》8月20日)中,倡导“慢火多炖”;她说,只有遇到“棘手情况”,才用浓汤宝。祝大家不遇到“棘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