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每次统计数据一出炉就被质疑与恶搞,国家统计局弄了个开放日让大家参观,主要目的还是让自己的工作有一个面对大众的交代,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按说这是好事儿,毕竟公开透明是现代政府机构应该做的事儿。
在这次“统计开放日”上,有专业人士为来自市人大、政协部分代表委员,统计专家、学者和来自基层的统计工作者等解释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猪肉的价格跑得比CPI快”。虽然专业术语听着让人头大,但专业人士的解读还是能够令人信服的。比如关于猪肉这件事人家是这么解释的:其一是个体和总体的差异问题;第二是地区间的差距,就是地域间的差距;第三是因为比较的基础和标准问题,每个人心目当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第四是统计数据的时滞问题。从6月份开始,CPI、PPI发布方式改了,提前到每月9日。比如9月9日发布8月份的数据,而不是当下的9月的数据。
这话翻译过来是这么个意思:您要是觉得猪肉价格涨幅超过CPI的话,往往是您的感觉与整体感受有所不同,每个石子都是不同的嘛,您的标准不代表别人的标准,而且因为您住的地方不同,这种感受也有差异,何况还有一些时间差,等到发布数据的时候,猪肉价格又涨上去了一些,您用当前的物价对照实际上是上个月的数据,自然感觉统计数据有问题。
这些话都有道理,而且专业人士说的这么到位也不容易,老百姓不是猪头,还是能够理解统计数据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因何而来的。但我们同时也知道另外一些事实。
比如说个人感觉差异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对于价格敏感程度的问题。我一个月赚好几万,对于猪肉涨一些根本没有什么感觉,他一个月赚三千,猪肉涨价就是个大问题了。而到底对价格敏感的人多,还是对于价格不太敏感的人多?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是前者多而后者少。所谓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这话就没有道理了,大量的个体所构成的、对于价格最为敏感的群体占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差异就不是差异,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