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瘦肉精猪肉被曝光之后,一系列雷厉风行的查处行动迅速展开:河南省组成调查组赴各地展开调查,涉嫌使用“瘦肉精”生猪及猪肉制品全部封存,凡涉及的县市的畜牧局长全部停职。全国各地的商场、超市和副食品市场纷纷采取措施,下架“双汇”肉制品。农业部责成河南、江苏农牧部门严肃查办,并派出督察组赶赴河南督导查处工作。
来势凶猛的瘦肉精事件,让人想起两年多前的三鹿奶粉事件。两次事件中有毒物质的添加、稀松敷衍的监管以及各生产环节的合谋,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当年三鹿奶粉事件的盖子揭开之后,有人曾感叹: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参与,农民就是养一万年牛也想不起来往里加三聚氰胺。同样,这次的瘦肉精也不是农民自行研制的秘料,而是由一些无良的专业人士生产和提供的。
为了提高奶制品检测时的蛋白质含量,有人想出了添加三聚氰胺的毒计。为了提高生猪身上瘦肉的比例,有人想出了添加瘦肉精的黑招。一些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人和另一些有着敏锐市场“嗅觉”的人结合,形成了这样一个专门促进外表光鲜、实则为害人体的灰色产业链。在专业人士提供了有效“武器”之后,食品工业链上的各方开始了心照不宣的合谋行动:收奶的熟练地往原奶里添加三聚氰胺,养猪的按照精确的剂量给猪喂食瘦肉精;奶制品生产商在恶性竞争下大量使用不纯的奶作为原料,肉制品生产商的十八道程序就是检测不出猪身上丰富的瘦肉精含量。他们进退有据,配合有方,共同得利。
瘦肉精成患,监管部门责无旁贷。央视记者千里追踪,掌握了如山铁证:河南瘦肉精事件养殖、贩运、屠宰、销售四个环节的监管者,基本上是拿钱就盖章,收钱就放行,可以用人尿代替猪尿来检验,也可以不检查就发“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这些松松垮垮的监管人员已经不只是态度不认真,而是明目张胆地放水。监管者受人民的重托,站在要害位置上进行食品安全的把关,他们却因私利而自行缴械,甘做问题肉生产、销售者的帮凶,其实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而肉类产销四大环节参与者以及肉制品加工者的集体无意识则是更深层次的毒源。考较起来,所有靠猪吃饭的人都知道,瘦肉精不能随便乱加,并且还宣之于口、张贴于墙,用以作为招徕消费者的广告,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行动。很难说其中哪个人是成心通过瘦肉精害人,但不管是刻意回避还是选择性记忆,他们一到操作阶段就既不管可能致癌,也不怕刑律加身,而是主动地参与这个祸害公众的游戏。
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残害公众躯体。为了一时得益,不惜抛弃商业伦理。有人可能还会暗自为投机得逞而窃喜,并且因为知情而决不去触碰有毒的猪肉。可是从近年来屡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这种得意是多么愚蠢和浅薄:炮制毒大米的人不吃自己的大米,但一不小心就吃了加有漂白粉的馒头;养猪的不吃添加了瘦肉精的“健美猪”,却可能天天给自家孩子喝三聚氰胺奶粉……如果任由诚信意识淡薄下去,任由不法之徒互相坑骗下去,总有一天空气中都充满毒素,立身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无法幸免。
为今之计,监管者不能再无为下去了,他们必须扛起道义和责任的大旗,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并建立长效机制。生产者也不能再自掘坟墓了,他们必须有所敬畏,在行业规范下安全生产。作为媒体,应该“天天都是3·15”,不断曝光不法分子们的罪恶勾当。而作为公众,我们应该对每一起安全事件穷追不舍,给生产者、销售者、监管者以足够的压力,直到树立起一道可以放心的食品安全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