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 星期天
关键字:
您的位置: 食品资讯 > 新闻评论 >正文
刘远举:对中国食品安全危机的经济解读
2011-08-04 FT中文网 作者: 刘远举 浏览次数: 720次
[导读]一国居民对食物品类的需求欲望,受他们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在报纸上读到的、在广告中听到的影响,施加影响的群体往往是一国的高收入人群。

        一国居民对食物品类的需求欲望,受他们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在报纸上读到的、在广告中听到的影响,施加影响的群体往往是一国的高收入人群。他们消费的商品被视作“可及的幸福”的象征。对低收入群体而言,这种影响拖拽他们进入更高的食品品类层次,产生“拖拽效应”。

     厂家总能找到办法降低成本和价格,以迎合这种需求。但低价格、低成本最终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消费者却无法识别。贫富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拖拽效应”滋生伪劣食品,这些伪劣食品由于低价优势,扎根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地区市场,在监管不力的市场上不断渗透扩散,倒逼大型食品企业的产品价格。

     小农式作坊是中国食品生产的主力,在最前沿也在最基层。即使双汇、三鹿这样的现代化大型集团,根基仍深植于小农作坊。不管地沟油、药物豆芽还是三聚氰胺,真正执行作假的也正是底层生产者。他们并未取得暴利,但仍选择作假,一方面由于监管低下,另一方面,相对没有利润,有利润就等于暴利!

     首先,全民性“拖拽效应”造成伪劣兴起。在连锁化、规模化、公司化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生产者面临的监管和自身的机会成本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但根植于小农作坊的大型企业却可以把风险分散并下放,大型食品生产厂商不断降低采购价格,把成本压力和风险转给奶农、养殖户、馒头工厂,从相关事件最终处罚上,也能清晰看到风险是如何分散的。

     其次,中国人很大一部分收入用于支付生活中的垄断性产品。这些垄断性因素议价能力强,而中国食品生产者分散、弱小,议价能力低下。此消彼长,食品花费是所有消费品中最难提高的。同时,压低恩格尔系数利于赤贫人群的生存,有利于稳定的目标。

     再次,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地方政府要保持物价平稳,维持社会稳定,却不能动基础性的油价、电价、房价和房租,食品价格由于影响广泛,成为各地政府完成物价任务、获取政绩收益的重点打压对象。政府不必要和不正确的干预,扭曲了各生产要素的报酬,增发货币和刺激经济政策造成的通货膨胀,成本最终却强制性加在最具市场定价和充分竞争性的行业上。

     更有甚者,老百姓购买食物付出的钱中,多数被流程中各个利益方通过物流费、高速公路费、油价及超市地租获取,真正到达生产者手上的寥寥无几。

 


食品信息网(chinafoods.com.cn|chinafoods.net.cn)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8 - 2011 鲁ICP备11016616号-3
本站部分图文资料来自互联网,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之,经查证后三天内删除!